00104202413904.gif

“晋归义羌王”金印.jpg


— 晋归义羌王”金印 

∣西晋(公元前265年-公元316年)∣

∣1939年出土于甘肃靖远县大芦乡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晋归义羌王”金印为晋代的文物,1960年由陕西省西安市特艺公司送交。但据最新考证,1939年,靖远县大芦乡农民赵仁普在砂河挖沙时拾获这枚金印,属国家一级文物。

印通高2.9厘米,印面边长2.4厘米。金质,驼钮,正方形印面,篆书阴文“晋归义羌王”。此印为两晋时期晋王赠给羌族首领的官印,但归义羌王现无从考证。印文形式承袭西汉宣帝以来的传统,在赠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印之首,署上“汉”或“晋”字,下为民族名,并在民族名的前后加上“归义”二字,又常以驼纽作为这种印的基本钮式。所谓“归义”,则是汉晋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晋归义羌印文字3.jpg

羌是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西汉时期与汉朝廷时战时和,最后接受朝廷管辖,为附汉的羌民。东汉时期以后,羌人势力变强。到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乘天下大乱,分起争雄,部分羌族首领依然认为晋朝是正统,归附晋朝。这枚金印应是晋朝廷颁赐给归顺晋朝的羌王印绶。

西晋时,一部分少数民族首领归顺了西晋王朝,西晋政府对这些人采取了“怀柔政策”,给他们赐印封官,以“率善”、“归义”褒奖他们的行为,并将他们封为“仟长”、“佰长”等官职。这些印章就反映了这个史实。它是古代民族关系的见证,对于研究古代氐族、羌族历史及其与内地王朝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古代官印知识

印章不仅是持信之物,更主要的是作为权力的象征。汉代即有官印制度,而且对玺印的文字数以及官职名称,特别是对印的材料、绶带、纽制都作了规定。以铜为材料铸制雕刻的印章称为铜印,铜印有青铜、红铜、黄铜、鎏金铜等不同铜质之分。宋以前的印章绝大多数为铜印,主要分成官印、私印两大类,若再细分则还有殉葬印、宗教印及烙物印等杂用印。以金为材料铸制雕刻的印章称为金印,银质浇铸雕刻的印章称为银印。金银是贵重金属,故金银印章不是普通人所能使用的。

古代的印章大都由其所有者随身携带,或者佩于腰间,或者系于手臂,因而在印章顶部钻有圆孔,以便用绳子穿系。随着人们爱好的不同,有的人在印章顶部铸制或雕刻简单的装饰,于是印纽便由此而来。铜印的印纽形象繁多,艺术装饰性很强。 从纽式上说,官印既经历了由简向繁的过渡,又经历了由繁趋简的演变。初始为鼻纽和瓦纽,印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穿系绳索,便于携带。继为螭虎龙龟狮鱼蛇鸵马牛兽等多种纽式。皇帝的御宝是螭虎纽,少数民族官印多为驼纽。御宝的纽式自宋代起一改前代螭虎纽为盘龙纽,此后御宝皆用龙纽成为定制,沿至清末,而其它官印纽式全部简化成橛纽和柱形纽。

鼻纽是我国玺印中使用时间最早、时间最长、也是最常见的纽式,从战国至明清都有。战国时玺印鼻纽为一弧形小环,可以穿带;秦时鼻纽多呈窄面环状;东汉时鼻纽穿孔较小,纽边增厚;南朝时纽体变高变薄,如片状似碑,穿在下部。瓦纽主要流行于西汉文景帝时期到东汉早期,由鼻纽演变而来,纽面宽,边薄形如覆瓦。龟纽是汉代高级官吏使用的纽式,金、银官印均为龟纽,年俸2000石以上官吏的铜印也有用龟纽的。西汉时龟首短,龟身呈俯状;东汉时龟首微伸,四腿刻铸清晰,龟甲上多饰六角纹;东汉晚期至南朝时龟身俯伏而长,背纹简单,光素者为多;北朝时龟身巨大,四腿呈立状,龟甲形式多样。

驼纽多见于东汉至两晋十六国时期颁发的少数民族官印,东汉时驼纽较为写实,驼的五官及毛发铸刻清晰,易于辨认,但魏晋时期的驼纽,则变得造型简单。

龙纽为帝王玺纽,而蛇纽则主要流行于西汉早期的田字格印中。

根据印学资料,汉朝已有授给羌人首领的“汉归义羌长”印,该印系铜质,出土于新疆。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许多颁给羌民族的印,这类印系凿印,奇崛率真,不拘一格。除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晋归义羌王”、“晋率善羌邑长”等外,甘肃省西和县曾出土跪羊式单孔纽“晋归义羌侯”印和“晋归义氐王”印,研究者认为这些金印是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后颁发给甘肃西和、礼县一带的羌族或氐族部落酋长的,现存甘肃省博物馆。靖远发现的这枚“晋归义羌王”金印,估计与上述印章同出一辙。说明西北自古就是羌民生生不息的土地,南北朝以前也是羌民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但归义羌王的具体史实及相关细节目前仍然无从考证。

据媒体报道,1987年10月底,在陕西省白水县民间发现"晋归义羌王"铜印一方。印章的持有者系一乡民,其曾祖在该省洛水流域经商时,购获此印章,历代家长作为拴挂钥匙、荷包之用,传存至今,未上缴文管部门,仍藏私家。 这枚"晋归义羌王"基本保存完好,形体如故,边角稍钝,体色光灿,印文清晰,朴拙端雅。印为铜质,羊纽。印面正方形,边长2.2厘米,厚1厘米。

             

羌族,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是分布在我国西北一个古老而又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羌,是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称谓,泛指西部游牧民族。在甲骨文中已有“羌方”、“羌”、“多羌”等文字记载。羌人是古代戎人的一部分,西北自古就是羌民生生不息的土地,南北朝以前也是羌民活动最活跃的时期,战国时期,他们就在今天的甘肃及其周边活动。筑城自称王,后被秦昭王灭之。汉初,羌人依附于匈奴。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的侵略,在河西设四郡,分裂羌人与匈奴的联合。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由于西羌与匈奴联合进攻枹罕(今甘肃临夏),李息、赵充国等先后领兵抵抗西羌,设立护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务。晋惠帝时改为凉州刺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入内地的羌人逐渐被汉化,受中原王朝的统治。一部分被汉化。另一部分则形成当今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其茂县是全国羌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羌族占总人口的87%。在这里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被称为“中国建筑活化石”的古羌碉和风情浓郁的羌寨,还能听到那如泣如诉、凄婉苍凉的羌苗。


“晋归义羌王”金印发现之谜

一直以来,金印被认为是1960年由陕西省西安市特艺公司送交的。但据最新考证,应是解放前由甘肃省靖远县大芦乡农民赵仁普发现。

1939年8月的一天,靖远县大芦乡中沙沟的农民赵仁普在砂河玩耍时,偶然拾获一枚金印,大小如麻将,外形呈长方体,驼纽金质,阳文篆字,其上刻有“晋归义羌王”字样。

但范振绪所编写靖远县志手稿及其后来的靖远县志都曾记载此金印是出于大芦乡宋廷魁之手。为什么会有两种说法呢?

原来赵仁普拿回家去,由于家中没人认识此宝物,便把它作为一个玩物挂于脖子上,金印后来被一个叫宋永福的人拿去给了当地宋家三老太爷。赵家索要过几次,但当时的宋氏家族强大,索要无果,也就不了了之了。

宋家后来曾拿过此金印让范振绪看过。他们声称此印是他们,理由是因为他们家族在清代出现过一位将军叫宋可进,这个印是宋可进从皇宫里带出来的,后来遗失在沙河中被宋家后代宋廷魁拾获。 所以后来的县志都以此作为记载。

范振绪:甘肃早期参加辛亥革命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中国著名书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当选为甘肃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00104111225205.jpg

1 (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