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色瓷盘 —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秘色瓷盘 —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秘色瓷盘又称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是1987年4月在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当时法门寺古佛塔因地震塔身倾斜裂缝,工作人员正在对其进行修复施工。当忙碌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在随后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从地宫中一朽坏的木箱内发现了13件釉色青碧、晶莹润泽的精美青瓷器,有瓶、碗、盘、碟,器型较大而且规整,造型精美,胎质优良,釉色自然,如玉似冰,制作精巧,器物口、腹、底浑然一体,宛若天成。经过与同时出土的《衣物帐》石碑记录对照得知,这些青瓷应为秘色瓷。出土的《衣物帐》上明确记录“……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即碟子)共六枚”,此瓷盘即为这批秘色瓷器之一。
秘色瓷盘高6.8厘米,口径24.5厘米,形制规整,胎体较薄,淡青色釉均匀凝润,光洁如玉。外壁仍留有原绘画宣纸包装的印痕。精美的质量,绝妙的烧造技术,堪称古瓷之珍。
秘色瓷盘发现现场
秘色瓷位于地宫中室的银香炉之下
法门寺地宫中的许多文物是唐皇室供奉的,其中的秘色瓷是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属宫廷专用,这批秘色瓷是唐懿宗和僖宗二帝在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瘞埋(音yì mái,意一种指祭礼之一,另一种指埋葬)的对佛祖的供养品。
“秘色”究竟是一种什么颜色呢?
唐代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秘色瓷是浙江越窑烧制的一种极品青瓷,釉色青碧、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好似湖面般清澈碧绿。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秘色瓷属宫廷专用。人称秘色瓷。那么“秘色”究竟是一种什么颜色呢?由于秘色瓷数量很少,又藏在深宫鲜为人见,过去仅见于文献记载,一直未见确凿的实物,而且所记其烧造年代为五代时期。长期以来秘色瓷就像它的名字那样越来越蒙上神秘的色彩,人们对此众说纷纭。后人总是通过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启发自己的灵感和想象。“千峰翠色”也就成了后人对“秘色”的诠释。这个寻觅千年的颜色直到1987年考古工作者发掘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时才终于找到。
在法门寺地宫开启前,对秘色瓷一直有各种说法,地宫中出土的这13件越窑秘色瓷,使人们得以目睹到秘色瓷的真实风采。破解了长期一直笼罩在秘色瓷身上的种种谜团,解释了何谓“秘色瓷”。同时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晚唐时已经开始烧造。将其烧造历史推前了半个世纪以上。它的出土是我国瓷器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不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秘色瓷的釉色并不是想象中夺千峰翠色的青绿,而是一种柔和的青中泛黄或者发灰的色泽。为什么是这种颜色呢?据说,秘色瓷是在一种瓷制的供一次性使用的密封匣钵中烧成的,这种烧制方法成本极高,但却可以使匣内的器物在均衡稳定的弱还原气氛中烧成,烧出的瓷器釉层均匀、光亮、滋润,但颜色呈现的大多是黄绿而非翠青。
为什么叫秘色瓷
至于“秘色”二字的含意,目前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它专为皇宫烧制,釉色配方和烧造工艺对民间保密,且深藏宫中鲜为人知,取其秘而不宣之意,故称秘色瓷。宋人赵德麟就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说法。
也有将“秘”解释为中秋,引申为入贡,“色”为品类、种类,“秘色瓷”就是指进贡的品类。
还有人认为秘是一种称为“秘草”的植物色泽。
还有一种解释说秘色瓷实际为“密室瓷”,意为一种在密封的空间里烧制的瓷器。因古代“密”与“秘”是通假字,故古越窑陶工赋予这种烧制成本极高、只供皇室享用、神秘而颜色特殊的瓷器以秘色瓷之称。
但现在一般认为,秘色瓷是指越窑的青瓷精品,是贡瓷的组成部分,但并非专供皇室。
同时出土的秘色瓷器
法门寺秘色瓷器出土后被多家博物馆收藏,除法门寺博物馆外,其中两件被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并长期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有收藏。
秘色瓷碗,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秘色瓷碗(青釉折沿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7.1cm,口径25cm,敞口,折沿,收腹,平底,底部留垫烧痕,口沿处有一处磕碰缺口。造型简洁,通体施青釉,素面无纹,釉质匀净,肥润晶莹,清澈碧绿,深沉雅致。外壁贴黏着出土时的包装纸,纸上尚存唐代仕女形象图案。
侈口秘色瓷碗
侈口秘色瓷碗共3件,器形相同,以其中一件为例:碗侈口、平沿、圆唇,腹壁斜收微鼓,碗底部微凹。通体素面,施青釉,外底面有一圈支烧痕迹。碗底外壁留有墨迹清晰的唐代仕女图案。碗通高6.8厘米、腹深6.2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1厘米,重902克。
秘色磁盘(青釉葵口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6.1cm,口径23.8cm,五瓣葵口、浅腹、平底
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
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高4厘米,腹深3.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重800克。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巧妙的凹底器形设计,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盛着一泓清水,呈现出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共出土2件,即为在地宫《物账碑》中提到了“内二口银棱”。碗口沿为五瓣葵口,碗身斜腹,高圈足。碗内壁施青黄釉,釉质滋润,开片细碎。碗外壁髹[xiū ](即涂漆)深蓝色漆,并有平脱雀鸟团花5朵,纹饰鎏金。碗口、底沿均包有银棱。高8.2厘米、深7.1厘米、口径23.7厘米,重596克。碗外壁的雀鸟团花纹饰纤细繁缛,刻划精细入微,外观雍容华美,富丽堂皇。其中,每朵团花上的雀鸟比翼双飞,富于自然情趣,一副春意盎然、花香鸟语的景象跃然在眼前。其图案设计大气饱满,寓意祥和,工艺酷似今天的窗花剪纸技艺。虽是平面设计,却在碗壁的曲线映衬下巧妙而富于变化,显得动感十足,有呼之欲出的立体感。像这种以花卉雀鸟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在盛唐十分流行,大多比喻夫妇美满幸福之意。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纹饰
这两件出土的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独具匠心,完美地将唐代的“金银平脱”装饰工艺用在如冰似玉的秘色瓷上,是陶瓷史上一次重大的装饰工艺创新,在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发掘中也属首次发现。
这种金银装饰瓷器的工艺做法是:先按照设计要求镂刻出雀鸟团花纹银箔纹样并鎏金;再把此纹样粘贴在黄秞秘色瓷碗的外壁上,髹漆盖住纹样;最后,研磨“推光”直到雀鸟团花纹样显露出来并与碗壁黑漆厚度平齐而融为一体时,即为“金银平脱”。据《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就有金平脱犀头匙筋、金银平脱隔馄饨盘、平脱着叠(碟)子及金平脱装(妆)具玉合(盒),金平脱铁面椀(碗)等物品。又有《唐氏肆考》记载:唐末前蜀王王建,报送“朱梁”(后梁太祖朱全忠)的信物中就有金棱碗。王建在信中说:“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这就证明金银平脱在唐代极为盛行,并且在五代已有用金银装饰秘色瓷的工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一枚唐代金银平脱铜镜,也异常华贵漂亮。
秘色瓷最为神奇之处是“无中生有”
秘色瓷最为神奇之处就是“无中生水”,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盛着一泓清水,呈现出秘色瓷“无中生水,似盛有水”的视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和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等都有这种现象,尤其以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为其典型。其他的秘色瓷器隐约也有水感,但相对较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通过对不同器形的秘色瓷盘呈现水感强弱不同的观察对比,我们发现了“无中生水”的秘密。
呈现底部有水的秘色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器底部均为“凹底”。所谓“凹底”是相对于瓷器底部而言,由瓷器底部外侧向内侧凹进而出现一个窝状。相应地从瓷器口处观看,瓷器底部形成一个微小的弧面。
当看到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时,第一感觉是碟子底部整体亮于碟子腹壁,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无中生水”的视觉差。原因是碟子底部近似一个“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以观察到的最亮处为中心,光的亮度依次沿着碟子底部表面很自然地逐层展开,直至碟子底部与腹壁相接处,使碟内有了波光粼粼之感。
相反,其他非凹底的侈口秘色瓷器则不具备器底凸面对光的发散效果,光线很难形成器底和器腹的层次感,所以水感很弱,甚至没有。
所以秘色瓷巧妙的凹底器形设计是其“无中生水”的原因。
秘色瓷器外壁的唐代仕女图
细心的人会发现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碟外壁大都留有清晰墨迹的唐代仕女图案。这又是怎么回事?秘色瓷作为佛骨舍利的供奉品放入地宫时,为了减少瓷器之间的摩擦碰磕,用了有仕女图墨迹的纸来包裹。没想到历经千年,纸张已成灰片,但纸张上的仕女图案印痕却已印于碗壁,留下“秘色”外的意趣。
侈口秘色瓷碗外壁仕女图
越窑青瓷
中国古代瓷器种类丰富,青瓷是重要品种之一。青瓷烧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距今两千年左右的东汉时期,勤劳智慧的越州人创烧出了成熟青器,历经六朝、隋唐和五代时期的蓬勃发展,至明清时期从未间断。
越窑是我国闻名遐迩的青瓷窑之一。唐代,全国烧造青瓷的窑场众多,越窑青瓷为群窑之冠,名气最大。越窑青瓷又以秘色瓷最为著名,最为神秘。
越窑窑址在今天的浙江上虞、余姚一带,窑场林立,规模宏大,并烧造供皇家使用的瓷器。 它的产品胎质细腻致密,釉色晶莹,制作精美,因此畅销国内外。此范围中现已发现古窑址近200处,是唐、五代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和贡窑所在地。
唐朝诗人多有吟诵越窑瓷器的诗,许多诗句脍炙人口,成了千古绝唱。茶圣陆羽对越窑青瓷就情有独钟,在《茶经》之中以“类冰”“似玉”赞美越窑青瓷品质高雅,色如玉而不浮光,质如冰而不流俗。并建议茶碗最好选用它,因为越瓷的青可使茶色绿,如果用白瓷,茶色会显得发红。陆龟蒙《秘色越器》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形容越窑青瓷色泽的典雅秀美;皮日休《茶瓯》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的诗句品味越窑青瓷造型的端庄轻盈。
唐人对越窑青瓷的喜爱离不开对茶文化的崇尚,唐代施肩吾在《蜀茗词》中写道:“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正是称赞越瓷与香茗彼此映衬、相得益彰。
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的越窑青瓷更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嗜古成癖的乾隆皇帝也曾追慕唐代的越窑青瓷,发出“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晨星看”的感叹。
唐代越窑瓷器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瓷器外销的繁荣。在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日本等地都曾发现唐代的越窑瓷器。越窑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紧邻唐朝时期闻名全国的大商港明州(宁波),越窑青瓷借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运销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诸国,直到非洲的埃及,被誉为开拓“海上陶瓷之路”的先驱,成为古代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在埃及开罗福斯塔特遗址发掘出大量的从唐代到清代的中国陶瓷片,其中最多的是越窑青瓷。2003年2月,在印尼爪哇井里汶岛海域发现的公元10世纪的沉船,起获10万多件越窑青瓷,多为秘色瓷,反映出越窑青瓷外销的盛况。
秘色瓷的产地在哪里
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发现的秘色瓷,证实了诗歌文献所提及的“秘色瓷”的真实存在,但这些秘色瓷器产地在哪、如何烧制却又成了另一谜案。
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的上林湖一带是我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因古代此地属越州,故名越窑。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对位于上林湖西岸的后司岙[sī ào] 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证实了这里就是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最主要的烧造地。法门寺等地的发现为“谁在用秘色瓷”提供了实物依据,而后司岙窑址则首度为“谁烧制了秘色瓷”提供了实物依据。因此后司岙窑址发掘被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航拍
秘色瓷烧制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神
秘色瓷的烧制比我们想像得要复杂得多,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
普通的瓷器烧制是装在可以反复使用的陶质匣钵里,秘色瓷却奢侈地躺在一次性的瓷质匣钵里烧,瓷质匣钵的密度高。也就是说烧一只秘色瓷可能要费自身好几倍的原料来做匣钵。“秘色瓷”的烧制体现了古代制瓷的最高工艺,展现了唐代“大国工匠”精神,影响深远,之后的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乃至高丽青瓷等一大批名窑的生产,都有秘色瓷传承的影子。
使用瓷质匣钵装烧的秘色瓷净瓶
秘色瓷与装烧的瓷质匣钵碎片
中国的瓷器艺术
中国是世界上制造陶器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
不同于石器、玉器、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等物质文化,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原始社会之彩陶、黑陶,商周时期之白陶、釉陶,乃至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以及琉璃、珐花、紫砂器等,美不胜收、蜚声寰宇。
据考古发现,一万年以前已有陶器生产,早在夏代,我国就出现了近似瓷器的青釉陶器;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后期,终于烧制成功了釉质光润、透光性较好、吸水率较低、发声清脆,烧成温度在1300℃左右的瓷器。特别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由于古代陶瓷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与智慧创造,中国陶瓷历代窑场竞胜、名品倍出,各地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瓷中心。
唐代,制瓷业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为代表的两大瓷窑系统。北方的邢窑白瓷如银似雪,南方的越窑青瓷像玉类冰;
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瓷器生产遍布全国,窑场林立、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技法丰富,以著名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为代表,陶瓷艺术发展到一个顶峰;还有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庞大窑系,地域特色鲜明、工艺水平极高,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
元、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青花、彩瓷成为主流,绘画风格绮丽多变,制作工艺巧夺天工,瓷器生产发展到另一个高峰。元代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青花和釉里红等品种的烧制成功。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为烧造出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釉彩缤纷、纹饰精美的瓷器创造了条件,彩绘瓷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多达数十种。明代除著名的永宣青花外,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及斗彩等名品;清代不仅创烧了珐琅彩、粉彩等品种,还是颜色釉发展的繁荣和鼎盛时期,代表了中国瓷器生产新水平,开创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中国古代瓷器按釉色与装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颜色釉瓷,另一类为彩绘瓷,彩绘瓷又可大致分为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
颜色釉瓷艺术
颜色釉是指涂施于瓷器表面用以装饰的各种色釉,包括高温颜色釉和低温颜色釉。品种有单色釉,如青、白、黑、红、蓝、黄、绿、紫等,以及多色釉,如窑变、炉钧、洒蓝、仿其它质地的釉类和仿古釉等。
唐、五代及以前色釉瓷器,以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为代表,青瓷的烧造早于白瓷,是颜色釉瓷中最早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和最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瓷器;此外还有黑釉、黄釉和花釉等。
宋、辽、金、元时期色釉瓷器,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以及耀州、龙泉、磁州、景德镇窑等,主要有青、白、黑以及窑变釉等。
明清时期颜色釉瓷器的生产以景德镇窑为主,有著名的永宣时期白釉、祭红釉、祭蓝釉,弘治时期黄釉,康熙时期郎窑红、豇豆红等;以及釉色丰富的仿古釉、窑变釉及“象生瓷”釉等。
釉下彩瓷艺术
釉下彩瓷是指在素胎上先施彩后覆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故又称其为高温彩瓷。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等品种。
元代以前釉下彩瓷器,主要有唐代长沙窑、宋、金时期北方磁州窑等。
元明清时期是釉下彩瓷生产的繁荣时期,以景德镇窑为主,主要有青花、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等品种,以青花瓷器为主流。彩绘瓷中的青花瓷,直到今天仍是产量最大、最为有名的瓷器品种。
釉上彩瓷艺术
釉上彩瓷是在高温烧成已施素釉的坯体上彩绘,然后经九百度以下的温炉烘烤而成的彩瓷,因色彩附着于釉面之上,故名。中国古代釉上彩瓷主要包括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釉上单彩、色地彩和素三彩等品种。斗彩与青花加彩则为釉下彩与釉上彩的结合。
宋、辽、金、元时期,釉上彩瓷可见到的主要有定窑金彩描花,磁州窑、吉州窑黑釉加彩,以及红绿彩和五彩等。
明清时期是釉上彩瓷器的繁荣时期,主要以景德镇窑为主,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釉上单彩、色地彩、青花加彩、素三彩、珐琅彩、粉彩、胭脂彩、墨彩以及各种颜色釉上加彩等品种。
法门寺
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法门寺以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和真身宝塔闻名于世,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距离西安110公里,法门寺创建于汉魏之际,唐时建有护国真身宝塔及地宫,供奉了佛祖一枚真身指骨舍利,是唐朝的皇家寺院。唐朝皇帝每隔30年要开启地宫迎送佛指舍利在长安和洛阳两京的皇宫内供奉,并在地宫里埋入了数千件稀世珍宝作为供奉。
明代时当地百姓在原寺基础上重建宝塔。1654年甘肃天水地震和1976年四川松潘大地震,都波及法门寺宝塔,致使塔身倾斜,塔体裂缝。1981年8月24日,经历了近400年风风雨雨的八棱十三级砖塔,因雨水浸渗,塔基下陷而半壁坍塌,塔顶已自行跌落,剩余一半巍然斜立,一时成为奇观。
1981年8月半壁坍塌的法门寺明代宝塔
如今我们看到的法门寺,实际是1987年以后仿唐式建筑风格所重建的,1988年重建的塔完全按照明代十三级八角形塔样式修建,砖塔也被改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在的法门寺宝塔
扶风法门寺,距离西安110公里,供奉了佛祖一枚真身指骨舍利,是唐朝的皇家寺院。唐朝皇帝每隔30年要开启地宫迎送佛指舍利在长安和洛阳两京的皇宫内供奉,并在地宫里埋入了数千件稀世珍宝作为供奉。
1987年4月3日在重修砖塔,清理原塔基时,意外发现了唐代佛塔地宫,2000多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观注的焦点。这次出土的宝物包括佛指舍利,八重宝函外,还有各类金银器、琉璃器、秘色瓷器、丝绸等由唐懿宗等七位唐朝皇帝供奉舍利的数千件皇室世纪珍宝。这批国之瑰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法门寺地宫是20世纪中国考古界继半坡遗址、秦兵马俑之后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在社会政治史、文化史、宗教史、科技史、美术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幸事。
为了保护、研究、陈列这批国宝重器,法门寺博物馆随之兴建,并于1988年11月9日建成开放。现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收藏在法门寺博物馆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也陈列展示着一部分地宫出土的宝物,如鎏金十字折枝花纹葵口小银碟、秘色瓷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