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给7元,这么少?其实想想,那是70年代,货币不能和现在相比,何况那是人们对文物的认识观念和政策也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
故事还得从1975年说起。
一天,西安市少年南郊山门口公社北沈家桥村的少年杨东峰正在帮助大人平整土地,突然“铛”一声脆响由地下传出来,杨东峰以为铲在石头上了,附身去捡,原来铁锨碰上了一块比他拳头还小的金属块,他拾起这块裹着泥土的金属物在铁锨背上磕了几下,把上面的泥土弄掉,一件动物形状、颜色黑幽的金属器物便显露了出来。有头有尾有腿,样子像猫又像虎,尽管并不知此为何物,但感觉挺好玩的,杨东峰就将它带回家。
本想把这件金属动物拿去当废铜卖,但废品收购站的人说这东西太轻,值不了几个钱。于是又带回家,此后两年多时间里,这件金属动物就成为杨东峰兄妹几个孩子手中的玩具。由于长期摩挲,金属外表的泥土锈斑逐渐脱落稀薄,其上的金黄色文字也显露出来。文字为篆书古字,杨东峰看不懂,但他意识到可能不是一件普通的东西,便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揣着这件神秘器物来到西安市文物商店。文物商店的人员也搞不懂眼前的器物,便告诉他到碑林博物馆(那时候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碑林博物馆是一个单位)看看。
于是杨东峰来到了碑林博物馆,碰巧便遇到了考古专家戴应新先生。戴先生一番审视之后,便初步断定这是一件不同寻常的珍贵文物。发现虎符的杨东峰当时仅仅要求一套红.卫.兵穿的军服作为上缴文物的代价,但博物馆没有军服,杨东峰获得了一张陕西省博物馆发给的表扬信,因献宝有功,得到了7元人民币的奖金。这样,珍贵的杜虎符便从此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赫赫有名的国家藏品。
言归正传,让我们一睹这件价值
连城的文物芳容吧
— 杜虎符 —
∣战国-秦代(约公元前475年-前207年)∣
∣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山门口公社∣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杨东峰当年发现的这件杜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国家一级文物。是古代用于军队传达命令的工具。
这件杜虎符仅发现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
杜虎符铭文
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内容大意是: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点烽火即可。
铭文中杜是秦国的杜县,位于今西安长安区。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的思想,虎符的应用充分说明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
器物上铭文字体为悬针小篆,圆转秀丽,规整精美。虎符的铭文采用错金工艺,是在虎身先錾刻出阴文字槽,再将极细的金丝嵌入阴文字槽之内,最后打磨平整光亮。所以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然熠熠闪光。
错金工艺,起源于商朝,是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工艺手法。所谓的错金工艺,就是将金属捶打成金属片或者金属丝,将其镶嵌在金属器物的表面,最后形成不同的文字或者图案花纹的金属制造工艺。而错金工艺的最重要的前提是一定要有成熟的铸造业。在当时,铸造这样的虎符使用的是范铸法,在先秦时代,范铸法已经大规模的用于国家重器,兵器等方面的制造。具体的铸造工艺,先用陶制或者金属制的模具先做出虎符的模具,模具中预先刻好入四十个字的凹槽,随后再将铜水灌入,冷却后,就得到青铜虎符。最后再将需要填充的金丝或者金片,填进虎符身上字的凹槽中,用错石细细打磨。
2017年12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将杜虎符送至中央台《国家宝藏》节目中进行展示,引起全国观众的惊叹!
原来我们常说的“符合”一词来源于古代器物
“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就能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和践约的凭证。现代汉语中,“符合”一词及来源于此。
杜虎符怎么使用
在汉之前,还没有发明纸张,更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将领带兵在外,皇帝调动军队,如何确保真实?据说在周朝,聪明的姜子牙就发明了兵符,作为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凭信物。兵符多以青铜铸造,通常做成虎形,故称“虎符”,而这件虎符是秦国时杜县使用,故称“杜虎符”。
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两半如果能严丝合缝的组合在一起,就能说明接下来所要办理的事务是经过上面授权的合法行为,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反之,则违法,不予执行。这件杜虎符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调兵凭证。
虎符作为中国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起源很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虎符已经行用。而且从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把持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
在周朝,聪明的姜子牙发明了虎符。虎符以青铜铸造,因其状呈虎形,虎符一般分为两半,两半如果能严丝合缝的组合在一起,就能说明接下来所要办理的事务是经过上面授权的合法行为,反之,则违法。
虎符具体制作年代
杜虎符具体年代是什么,40字铭文中“右在君”三字很重要,给出这个虎符制作的具体年代在秦惠王称王前。结合杜虎符出土地点和上面的铭文,戴应新研究认为,从史料记载看,先秦的最高统治者称王、称公而不称君,只有秦惠王一人曾在很短的时间里称过君,不久改称为王。《史记》记载:“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四月戊,君为王。”因此说秦杜虎符是战国时秦惠王称王前的十二年内既公元前324至前311年之间的产物。
文物价值
通过对虎符文字的研究,搞清了该枚虎符乃战国时秦国杜县军事首领所有,客观地印证了秦国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国封地(今西安市东南)设杜县的历史。
杜虎符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虎符调兵遣将制度的历史,即调动军队时,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相合,方能调兵。
国内出土的其他虎符
现在所知的秦代虎符一共三件,另外两件是有新郪[qi]虎符,和阳陵虎符,其中新郪虎符流失法国,为巴黎陈氏所收藏;阳陵虎符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阳陵虎符相传为山东省临城出土,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阳陵为秦之郡名。虎符高3.14厘米,长8.9厘米,虎形,有左右两半。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此件虎符虽两半俱在,但因年代已久,对合处生锈,现左右不能分开。
新郪虎符, 通长8.8厘米、前脚至耳尖高3厘米、后脚至背高2.2厘米,重95克。模铸,伏虎形,前后脚平蹲,头前伸,耳上竖,尾上卷。体有错银铭文39字(其中合文1)。铭文译文为:(调动)甲兵之符。右半在王府,左半在新郪。凡是调动披甲的士兵50人以上,必须有王府(右半边)的兵符会合,才敢调兵。(但是,)如果遇到火灾险情,即使没有王府的兵符,也可以调兵。
三个虎符,属杜虎符艺术价值最高
外形上,杜虎符为走虎状,而另外两件均为伏虎形。
铭文上,三个虎符的铭文意思大致相同,但杜虎符铭文最长,且保存完好,特别是采用错金字,精致优美。铭文中新郪虎符称“右在王”,杜虎符称“右在君”,而阳陵虎符则称“右在皇帝”,这说明这三个虎符出于秦的三个不同年代。
秦国的国君先是称王,这说明新郪虎符是在秦初制作。
秦国只有惠文君一人称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时制作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称皇帝,故阳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后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