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202413904.gif

金头饰.jpg

— 金头饰 

∣唐(公元前618年-公元907年)∣

∣1988年出土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初唐贺若氏墓∣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988年陕西省在修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时,发现了一座唐代古墓,墓主人是一位贵族妇女——舒国夫人贺若氏。当挖掘古墓时,在墓主人的头部附近出土了大批金器:一件金梳子、四件金头钗、一对(两只)金耳坠、一枚用作项饰的东罗马金币。

尤其是这套华丽精美的金头饰,出土时金圈仍戴在墓主人头上,但其丝绸编织物已全部腐朽,其余饰件散落在头部周围。

此头饰系用金萼托、金花钿、金坠、金丝、金花和玉饰、宝石、珍珠等109件连缀组成的。

金萼托

金花钿、金坠

金丝、金花

玉饰、宝石、珍珠

有六瓣花朵,有菊花密瓣形,还有的荷叶形、荷花形

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金头饰造型精美,豪华富丽,繁复至极,是目前发现唐代金头饰中最完整的一套。质地之精美,工艺之考究,令人赞叹不已。

金头饰将唐代贵族妇女浓妆艳抹,钗簪盈首,翠钿斜红,玉链饰项,雍荣华贵,珠光宝气的盛装姿态全盘托出,使人历历在目,令人神往。

这组组合式金头饰无疑是中国古代八大首饰的集中体现。精美的制作反映出古代首饰匠役的聪明才智和无限的创造力。这些金、玉、珠宝首饰虽经千余年埋藏,出土之后仍金光灿灿、晶莹华丽、精美无比。质地名贵,是首饰中的上品。

贺若氏  

贺若氏,名厥,开皇二年跟独孤罗结婚,其夫独孤罗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长子。独孤罗的七妹为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独孤皇后。贺若氏家族为周、隋、唐三代皇亲国戚。贺若氏葬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贺若氏-东罗马金币1.jpg

出土时贺若氏含在口中的东罗马金币

独孤信 

原名独孤如愿,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是鲜卑化的匈奴人。生于北魏末期,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战功卓著,声名显赫。

然而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影响却是因三个不同寻常的女儿为中原统治者的纯汉族血统输入游牧民族的新鲜血液,从而使古代中国在唐时走向鼎盛之世。

独孤信不仅自身战功赫赫,他的女儿也很有名。他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北周明帝的孝敬皇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 。因此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人们戏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纵观古代中国,还有谁能像独孤信那样,三个女婿分别是三个朝代的皇帝或太上皇,而他自己又是一身维系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呢?

不过正因为有此渊源,所以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有少数民族血统,那么在接受异族文化方面就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这也成为隋唐两代社会开放、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一。

古代头饰

头饰是首饰的总称,是约束头发、装饰头发的装饰品。在久远的汉代就有八大首饰之称。这八种首饰的名称和式样是:

笄:古代的一种簪子,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是簪、钗的鼻祖。古代男女均留长发,笄为古代男女用来插定绾起的头发或弁冕的。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簪:由笄发展而的,是用以插定发髻的单股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簪由簪头和针铤两部分组成。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簪笔原指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由于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故簪常借用来指官宦身份,如簪绂、簪缨和簪笏,用来比喻荣显富贵。戴簪有季节性,冬春两季戴金簪,到立夏这天换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换上金簪。

钗:钗是古代妇女固定发髻的双股长针。钗有两种:一种形似叉,或三齿或两齿,无有钗头,是妇女梳髻时用的,另一种钗头上雕鸟兽花纹,有凤、燕、雀、蝉、蝶、鸳鸯等。钗大多以象牙、玉、金、银、翡翠、水晶、珊瑚等名贵材料为质来制作。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钗1.jpg

钗.jpg

梳篦:梳篦是古今人们熟悉的梳头用具,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

篦.jpg

栉:与梳篦近似,只是栉齿与梳篦齿相比粗长、稀疏,插在发髻上有“截”住(牢固)的作用。截与栉同音,故称之为“栉”。

步摇:步摇是一种非常贵重和十分华丽的首饰。步摇是有垂珠的金玉首饰,因其随人的步行而动摇。步摇的形制与簪、钗近似,并在簪、钗头上饰有珠串下垂。步摇的顶端多为凤、龙、鸟、雀,其口中衔着下垂的珠穗。也有花、树状步摇,下垂珠玉串饰,雍容华贵。
 步摇1.jpg


钿:钿是古代妇女装饰鬓发的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因其制作材料不同而名称有异,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用金制的叫“金钿”,用金制镶嵌珠宝翠饰的称“花钿”。古代“花”通“华”,故金镶珠宝钿又称“金华”。无论何种材料制作,钿均以花卉形象为基本,取其华贵之意。钿与簪钗相比,小巧纤细。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胜:胜又称华胜、花胜,义为华丽的首饰,华丽的头饰,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华,像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胜似步摇,是一种约束妇女行动、表现端庄的花形首饰,并有降祥瑞、驱灾之意。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汉时在华胜上贴金叶或贴上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

唐代是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富足。制作首饰的手工业技术得到空前的提高和发展。首饰不仅有金、银、玉、翠,还出现了錾花、雕刻、金银丝盘花、穿珠、镶嵌等精细的制作艺术,在古代绘画和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唐语林卷六》载:长庆中,京城妇人首饰,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知。”唐杜甫《丽人行》翠为阖叶垂鬓唇,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也有“侧重高髻插金钿

可以想像,唐代贵族妇女首饰之奢华。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等首饰插一头的形象,在唐代绘画中更是随处可见。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卷》的几位贵族妇女都是发髻高耸,上插步摇玉簪,下垂的玉珠似在摇晃。另外,在敦煌壁画中也可以看到盛唐妇女浓妆美饰的状况。但是,像贺若氏墓出土的109件一组的金头饰集于一发的现象,却是十分少见的。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侍女图4.1.jpg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00104111225205.jpg

1 (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