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玻璃盘 —
∣唐(公元618年—907年)∣
∣1987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佛塔地宫∣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唐玻璃盘 —
∣唐(公元618年—907年)∣
∣1987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佛塔地宫∣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一起共出土20件比较完整的琉璃器,即现在所说的玻璃器,此玻璃盘是其中的一件。根据地宫出土的《物帐碑》记载,这批琉璃器为唐僖宗(873-888)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之器具,除一套茶碗茶托是典型的中国器型外,其余按年代应是早期伊斯兰琉璃器。
玻璃古代也称琉璃,大约出现于公元前十六或十五世纪的两河流域,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玻璃业的生产已十分繁荣。中国也是世界上生产玻璃器最早的国家之一,但中国的玻璃器皿发展非常滞后,丝绸之路开通后,国外的玻璃器皿开始传入我国。唐代琉璃器绝大多数都依赖进口,其价贵逾黄金,仅供皇室专享。在法门寺地宫发现的大量琉璃器大部分为鲜明的伊斯兰风格,至今在原产地也不多见,可谓是世界琉璃史的一次重大发现。对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中外玻璃发展史都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2014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到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精美玻璃器皿说:
“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同时出土的玻璃器欣赏
玻璃茶托茶盏
菱环纹玻璃杯
石榴纹黄琉璃盘
琉璃器皿为何出现在贡物中
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20件琉璃器皿,除2件为茶盏和茶托外,其余18件可分为三类,其中包括瓶2件、盘13件、直筒杯3件,《物账碑》中明确记载,这批伊斯兰琉璃器皿为唐僖宗(公元873至公元888年)供奉给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器具。瓶和盘造型早已是当时中国瓷器中的普通之物,只有直筒杯的形状比较少见。既然是器型普通的琉璃器皿,它为何能与金银器、秘色瓷、丝绸等贵重物品一同敬献于佛呢?
中国人自古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都是非常重视材料本身的真实纯正,琉璃对古人来说充满着神秘感,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材质,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唐人更是将其视为天然之物,与金银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而竞相追求。
除此之外,佛教在唐代备受推崇,其间虽然也出现过韩愈反佛和唐武宗灭佛,却不影响唐朝皇帝六迎佛骨的辉煌气象。法门寺由于供奉着佛指舍利而大放异彩,并成为了唐朝的“皇家寺院”。
唐皇室将这批琉璃器皿供奉给佛祖,供奉于法门寺地宫,除了琉璃的不菲价值之外,也是因为琉璃器皿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家世界以琉璃为宝,东方净琉璃世界是佛教中的理想世界。作为佛家七宝之首的琉璃,其魅力不仅是晶莹剔透的光泽、变幻神奇的色彩,更重要的是琉璃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和智慧,是供佛修行的圣物。
而2件茶器,中亚、西亚都没有这种造型,经成分测定,琉璃的原料来自域外,但很明显是在大唐境内制作完成的。这可能是按照唐宫廷的要求专门定制的,也可能在当时的长安,就有来自西亚的琉璃作坊。
中国古代玻璃器物发展历史
虽然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琉璃制造技术,但古代中国人并不擅长制造琉璃。由于原材料和生产水平的限制,中国的琉璃制作发展非常滞后,也始终未能成为古人生活中的常用品。
西周
就目前考证来看,两河流域为最早出现人工玻璃的起源地,之后玻璃制造在埃及、罗马相继兴起并不断向世界各地发展。
中国古代制造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中国虽然并非玻璃的发祥地,但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独具中国风格的玻璃制作工艺及令人惊艳的玻璃艺术作品。
中国古代玻璃与西方玻璃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是他们成分区别很大:古代中国烧造的为铅钡玻璃,而西方最常见为钠钙玻璃。
早在春秋时期,西方钠钙玻璃就已经流入中国。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格、河南辉县出土的吴王夫差剑格等上都镶嵌着玻璃块,而这些玻璃块经检测成份为西方的钠钙玻璃。
春秋战国
说起中国玻璃的源起,有一种说法是拜道士们炼丹术之赐。在某一片深林之中的某一处幽静的山神玄洞,就在某一天师傅采药云深无迹,而童子贪睡疏忽了炼丹炉,以致出现了意外。这种解释实在既无科学依据,也无权威认证,但偶然就发生在历史里,成为不可复原的消失的事实。铅是道士们炼丹常用的材料,而在春秋战国时候,就有“食金饮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所以道士们在炼丹术兴起之后,也开始尝试“炼玉”。就这不仅解释了中国古代玻璃最先以铅钡玻璃为主的缘故,同时由于陶瓷和玉器流行的外在因素影响,“炼玉”的需求使得中国古代玻璃发展不断向仿玉目标靠近。
在玻璃作品的图纹方面,中国古代玻璃中最经典的是战国蜻蜓眼玻璃珠。据考证,这种蜻蜓眼图案是源自公元前十四世纪埃及神像的眼睛。相传,蜻蜓眼睛图案拥有驱走恶魔,带来平安的神力。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即战国时期,这种图案传至中国。中国工匠对之进行了再创造,使得蜻蜓眼睛图案显示出一种大气规整的中国风格魅力,成为中国古代玻璃图案的经典造型之一。战国蜻蜓眼玻璃珠的制作,结合了“缠芯法”与“镶嵌法”,不过据目前考证,这种制作工艺可能在战争中遗失,以致两汉再无这种作品出现。
两汉时期
由于汉朝对外贸易十分兴盛,这一时期,大量国外的钠钙玻璃传入中国,这时才有了玻璃之称。这些作品中既有罗马风格,也有萨珊风格,极大推动了中国古代玻璃的发展。广西汉墓曾出土“弦纹玻璃杯”。此杯经压模成型后,精细抛光,呈半透浅蓝,十分精美且保存完整。
魏晋南北朝时期
被视作中国古代玻璃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大量西方钠钙玻璃产品传入中国,中国也有了钠钙玻璃的制作配方。但中国古代玻璃并没有完全采纳这种配方,而是在传统的玻璃配方基础上改进成新的配方。这种尝试和改变,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并最终在魏晋南北朝中晚期才基本成功。这种新配方产出的玻璃也被视作继中国自制的铅钡玻璃系统之后,又一种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早期古玻璃。除了在配方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玻璃在质地、造型、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极大发展。此时的玻璃容器较大,器壁也较薄,而且透明光滑。安徽亳县曹操的宗族墓中还曾出土过玻璃凸透镜;河北定县北魏佛塔塔基则出土了玻璃瓶;江苏南京象山东晋墓也出土不少磨花玻璃杯。最精彩的莫过于陕西西安隋李静训墓出土的玻璃器,共8件,有扁瓶、圆瓶、盒、蛋形器、管形器和杯等,全部完整无缺。这一时期,吹制玻璃的技术也传入中国。
唐代
玻璃的吹制法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当时吹制的玻璃器显得很粗糙,直到北魏这一制作工艺水平才有显著提升。唐朝时期,玻璃吹制技术达到很高水平,但在文物出土方面,唐朝玻璃器件还是比较少。此外,隋朝著名工艺师何稠曾借助烧绿瓷的方法烧造玻璃,虽然在外形和质感上,获得了与玻璃相似的效果,但严格来讲并非玻璃。不过这种产品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也就通常所说的琉璃。
宋代
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出土玻璃器物,主要有玻璃葫芦瓶、花瓣口杯、壶形鼎以及玻璃饰物等。据文献记载,宋人对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玻璃器皿极为珍重,出土于浙江瑞安的磨花玻璃长颈瓶就是从阿拉伯输入的。此外由西亚吹制法作出的大肚玻璃瓶成为宋代玻璃特色。
元代
元代玻璃生产在宋、金玻璃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设立了烧造仿玉玻璃器的“瓘玉局”。中国元代出土的玻璃器皿较少,但甘肃省博物馆则保存有一件中国古代玻璃稀世珍品,即蓝色玻璃莲花托盏。该玻璃莲花盏外形精美,颜色高贵,其尖锐瓣尖造型也很奇特。江苏苏州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有一件玻璃圭,其色涅白,为迄今所知元代最大的一块玻璃。
蓝色玻璃莲花托盏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古代玻璃稀世珍品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玻璃器皿是玉润晶莹的一种象征,所以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珍贵的物品,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它们最终流入高级寺院和贵族手中。
古代玻璃的不同称谓
中国自己的玻璃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和两汉时期玻璃器皿从西亚等地传入中国,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对它有不同的称谓。
璆琳: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本意为美玉,古人借其称呼似玉的玻璃。
琉璃:最早出现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而璧玉、珊瑚、琉璃成为国之宝。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有些地区现在还在使用。而今“琉璃”一词多用于建筑琉璃瓦及瓦顶琉璃饰件。
药玉:出现于《穆天子传》中,晋代郭璞的注释为:“今外国人所铸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药玉”,顾名思义,就像熬药般烧炼出来的象玉一样的玻璃 。
瓘玉:根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元代设瓘玉局,为宫廷监制玻璃器的机构,故而瓘玉局制造的玻璃称为瓘玉。“罐子玉”根据明?曹昭《格古要论》记载:“罐子玉,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可见是将玻璃称为“罐子玉”。
料:明清时期北京流行的称谓。大概因为北京不产玻璃,需从外地购买玻璃料,之后再加工成器,因此将玻璃称为“料”,相沿成习,至到今天仍有这种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