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202413904.gif

中国是美食大国,对于吃,中国人有着传统地本能地不懈追求,任何食物到了中国都能被物尽其用。什么食材配合什么样的烹饪手法,煎煮烹炸各有其法,让食材转化成内外兼修的气质与口感,同时发挥出其体内最大的功效价值。

今天和吃货聊聊大家都喜欢的烧烤。要说起的烧烤,乃自古有之。古人称烧烤为“炙”,应该说自打人学会了钻木取火以后,这项“饮食”就诞生了。

烧烤始于秦代,在汉代正式成为一种饮食文化开始得到推崇。现在先看一件文物。

绿釉陶烤炉.jpg

—  绿釉陶烤炉 

∣ 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 ∣
∣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爱吃烤羊肉串的朋友看见这个器物是不是感觉很眼熟呢?

这件东汉时期的烤炉长方形,施绿釉,方折沿,斜壁,平底,底部有纵横各两道空隙,底四角有四粗足。和现代的烧烤炉外形差不多。炉上架着两根“铁钎”,各穿了4只蝉,蝉眼、蝉翼虽经千年岁月腐蚀,仍清晰可辨。

中国吃烤肉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件烤炉佐证早在汉代时期就已流行烧烤,可以说是最早吃烤肉的见证物件了。难道羊肉串烤肉一直是西安大街小巷著名的小吃?

为什么上面还有几只蝉呢,那怎么烤肉啊?其实这件绿釉陶烤炉是一件明器,什么是明器,就是随葬器物, 即冥器。

如果说这件绿釉陶烤炉不是实用器,还不能反映汉代人的饮食文化的话,那我们再看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正真的生活实用炊具,我们一起来开开眼界。

上林方炉2.jpg

—  上林方炉

∣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

1969年出土于西安市东南郊延兴门村 

∣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此方炉为西汉文物,铁质,通高16厘米,长47厘米,宽23.75厘米,重9.1公斤。1969年陕西省西安市延兴门村出土,这件铜方炉外形看上去几乎和今天的烤炉差不多。炉分上、下两层,上为炉囿炉箅,下层为盘,用来盛灰。上层是长槽形炉身,其底部有数条条形镂孔而形同箅子,是盛炭火的部分,四角下有短马蹄形足。下层为一铜方盘,带四足底座,以承炉灰。烤肉古称为炙,故此类炉可称为炙炉。

上层炉身的平沿錾有“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弘农宫铜方炉,广尺,长二尺,下有承灰,重卅六斤。甘露二年,工常絠造,守属顺临,第二””等四十二字铭文。铭文为两次刻成,“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九字为初元三年(前46)刻。“弘农宫铜方炉”以下三十六字为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铸炉时所刻。

铭文记述,此炉长二尺,宽一尺,重36斤,铸造于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铸工名叫常絠。据此可知,此件铜方炉为弘农宫之物。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被征调至上林荣宫使用。

上林宫与弘农宫均为西汉首都--长安城内的皇家宫殿。这件宫廷用品及其铭文为研究汉代的物质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已出土的这类带有镂孔的汉代炉形器数量不是很多,其用途也众说纷纭。实际上,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中,即已出现用来烧烤肉食的同类器具。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壁画中烤肉的画面更是明确地告诉了长条炉的用途。其下层底座名叫承灰,是用来放炭烧火并盛装灰烬的。火苗透过箅孔烧烤放置在炉底或炉沿上的肉食,其方法是对原始熟食阶段燔炙的发展。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类似的器具烤肉。吃货是不是都流口水了呢?

西汉时期物产丰富的生活景象

中国人自古“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使人们相信,现实生活中拥有的一切在死后都仍要继续拥有和使用,因此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随葬品,陶器作为一种随葬品,不仅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习俗和丧葬礼仪制度,同时又是当时的历史文化和当时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上面的绿釉陶烤炉就是一例。其实在汉代展厅里,这类文物很多。

在大汉展馆中有许多陶狗、陶鸡、陶牛等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物,这是当时人们肉食来源和劳动资料的真实再现,展示了大汉时期物富民强、安居乐业的盛世之象。

陶狗

东汉文物,陕西省潼关县吊桥乡出土

陶鸡

西汉,馆藏

陶羊

典型的藏系羊,中国最古老的羊种。

汉代农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农作物增多,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储粮设备随之增多,种类也更庞杂。陶仓和陶囷模型作为随葬品出现在陕西关中地区,是古代丧葬思想的反映,是墓主人拥有财富的象征和美好愿望的一种表达。也是汉代物产丰阜的一种反映。

彩绘陶仓

西汉文物,西安市灞桥区出土

绿釉陶囷.jpg

绿釉陶囷

彩绘陶囷

汉代,陕西榆林横山县黑石克村出土

00104111225205.jpg

1 (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