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彩绘仪仗俑群 —
∣明(1368年—1644年)∣
∣1989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简王井乡明简王墓∣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明彩绘仪仗俑群 —
∣明(1368年—1644年)∣
∣1989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简王井乡明简王墓∣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组气势磅礴的明代彩绘仪仗俑群是明朝秦简王朱诚泳墓中的陪葬俑。俑群共300多件,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
男俑高约36厘米,女俑高约29厘米,俑主要为立姿,烧成后彩绘。
女俑多着曳地长裙,或袖手,或持物,发髻多有不同;男俑多穿袍服,或穿带扣长褂,头戴帽。
这三百余件陶俑都是按照实际的相貌、身材、服饰按比例缩小塑造的,面貌各不同,刻划的细致入微,他们脚下或有方座,或有圆座,或无座。
踏板座底或足底有墨书俑名70余种,如清道旗、金鼓旗、白泽旗、告止幡、信幡、戈、戟、弓箭、笙、箫、笛、板、琵琶、抬轿、跟驾、梅花灯、各样伞、团扇等,注明该俑在仪仗中的名称和位置。原本俑手中都持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木质道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消失了,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有墨书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为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很大方便。
仪仗俑整体造型工整,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俑群阵容庞大、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站在展厅俑群正面,给人一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感觉。
陶俑是中国丧葬文化中的一种特有习俗,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殉”的愚昧行为。
现在秦俑、汉俑、唐三彩俑等各地出土很多,说明当时陶俑艺术的繁荣,明清时代陪葬俑日渐式微,一般不再以俑随葬,墓葬出土的陶俑数量很少,但在一些王公大臣墓中,还常发现数量众多的陶质或木质的仪仗俑群。一般认为唐代以后瓷器发达,陶俑逐渐走向没落,但这些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陕西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从这些陶俑的精美程度上来说,我们依旧可以称明代为继秦俑、汉俑、唐三彩俑之后陶俑历史上最后一个高峰。
因为仪仗俑的数量都比较多,且时代明确,有墨书作为印证,对明代宫廷制度、服饰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秦简王朱诚泳
秦王是明朝封王之一,就藩西安府(现西安市),共传十一世,十六王。第一代秦王秦愍王为朱元璋二儿子朱樉,后来的各代秦王都由其子孙世袭。
秦简王朱诚泳是第5世7代,在位时间是1488年─1498年,他是秦惠王朱公锡的庶长子,生性孝顺,待人友好谦恭,明宪宗成化四年公元1478年,年满20岁的朱诚泳,被封为镇安郡王。秦惠王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去世以后,由于朱诚泳是秦惠王唯一在世的儿子,就按照明王朝的继承顺序规定,在服孝满三年以后,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继承王位。朱诚泳博览群书,可能是智者不惑的原因吧,他常常把一些提醒自己行为举止的一些告诫的话语,标记在自己的帽冠或者衣服上以提醒自己,勉励自己,让自己不要不忘乎所以,让自己不要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