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1994年陕西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园出土∣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被发掘后,一、二号坑出土了许多秦国的青铜兵器,最让人着迷的首先要数锋利坚韧的秦青铜长剑。柳叶状剑身的秦剑,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
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内发现的一批青铜剑,出土时共19把,这把青铜剑就是其中的一个,长度为86公分。这些青铜剑剑身修长,两面起脊,四纵四锷,中脊较厚,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截面近似菱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剑茎截面近似椭圆扁体。身和茎一次铸成,表面呈青白色,菱形格,鼻形璏。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结构致密,没有沙眼,而且剑身表面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
秦式铜剑不仅长,而且很锋利。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时表面依然光亮如新,毫无锈蚀,剑刃锋利无比,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后经科研人员测试发现,原来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比战国时期吴越剑制作水平更上一层。
秦青铜长剑是秦代实战兵器之一,也是秦代科技与制造工艺的集中体现。
秦青铜剑—秦横扫六国独家秘器
秦能统一六国,除了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原因,在弱肉强食、穷兵黩武的战国时代,精良的武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秦剑长度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
剑始于商,到东周时开始盛行,质地一般为铁或青铜。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与前代剑相比,显著特点是剑身狭窄而长。秦剑长度一般都在81~94.8cm,而其他国家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也是秦军攻城拔寨,无往不胜的法宝之一。
中原铜剑的发展历程,剑身一直在不断地加长。当其初起之时,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战国之际,长度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收藏的燕王职剑通长也不过62厘米。战国晚期,一些剑超出了70厘米,最长达75、76厘米,秦代,关中秦剑的长度更上新台阶,超过了80厘米,最长者将近95厘米。
《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荆轲刺秦王。描写的是荆轲以献燕国地图为名刺杀秦始皇。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但配剑太长了,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秦国剑的长度之长。
2000多年前老祖宗的防锈技术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
秦剑的表面 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秦陵考古队人员把出土的秦陵青铜剑先後分送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上海冶炼厂等单位,进行激光显微光谱、电子探针、X光荧光检测和化学定量分析,发现剑表面有一层密密的铬盐氧化屏,厚约十微米,相当於一张报纸厚度的十分之一,含铬量为百分之O点六至百分之二。正是有了这层灰色的含铬保护层,起到了强有力的抗銹耐蚀的作用。这比吴、越王剑表面采用硫化处理的防腐性能又提高了一步。
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 1937年,美国在1950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而且防锈一般只能保持60年左右。而2200年前的秦代人是怎么掌握铬盐氧化处理这一先进的技术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优异的防腐性能保证了青铜剑的长期使用和锋利无比。
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
秦剑虽长,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太长易折是青铜剑的弱点,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作为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秦剑的表面含锡量高达30%,内部却保持着20%左右的含锡量。现代锡青铜含量为3%-14%,让秦剑的硬度领先世界,硬度相当于中碳钢,韧性相当于一块现代技术制造的玻璃。
战国末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铁兵器即已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逐渐取代青铜武器,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中原各主要诸侯国的部队已较多地使用铁戟、铁矛、铁刀、铁剑、铁杖、铁甲等新式武器装备。而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了中国的秦军,真的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战国晚期铁制兵器虽然已经出现,但尚未为列国所广泛使用、金属工艺也未尽成熟;而此刻,中国特别是秦国青铜古兵器的冶炼铸造技术正处于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巅峰。秦国的兵器工匠克服了青铜兵器的弱点,较好地解决了硬度和韧性这个青铜兵器金属工艺问题,大大提高了铜兵器的钢性。强大的秦军就是凭借这些青铜铸就的金戈铜剑、强弩利矛,灭六国、统一华夏。秦人拥有了这项技术,保证了其秦剑作为常规冷兵器时代武器的优势,创造了青铜古兵器最后的强音。
网上一直反复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当初在挖掘青铜剑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当人们把陶俑抬起后,这一把青铜剑竟然神奇般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但实际上眼前这把剑硬度为为HRC22至24度,已达到中碳钢的硬度。据有关专家分析,因为战斗需要,秦剑合金成分高,所以从性能上讲秦剑应是以硬度见长,但脆而易断,不具备压弯而不折的韧性。以上种种现象,皆是传说,并没有人亲眼所见,因此并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