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环白玉蹀躞(dié xiè)带銙 —
∣唐(618年—907年)∣
∣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九环白玉蹀躞(dié xiè)带銙 —
∣唐(618年—907年)∣
∣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九环白玉蹀躞带銙是嵌钉在蹀躞带上的玉制装饰品,唐代官服专用。蹀躞带是一种带有能挂载垂饰的用玉装饰的皮革制腰带,即革带。带上钉有若干枚带銙,銙上备有小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以便悬挂各种日常用具。这种装备最初来自西域游牧民族,后传入中原。环数的多少表示主人的地位尊卑,镶嵌物的质地和多少显示其身份。
蹀躞带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胡服,便于乘骑,后传入中原,是用来佩带刀剑、算囊、刀砾等日常用品,流行于北周至唐初。
整副带銙十分完整,有接一玉环的方形带銙9枚,雕镂柿蒂纹方銙2枚,偏心孔环8枚,有孔尖拱形銙3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整副带饰共计25件套。玉质泛黄,温润透明,制作精美,工艺精湛。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套唐代九环蹀躞玉带銙,为我们研究唐代舆服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除带扣外,每个构件上还附有金钉和鞓,可断定为实用品。
在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窦曒墓,出土了一套“玉梁金筐真珠蹀躞带”,青白玉,部分泛浅绿。此玉带表框皆以青白玉制作,框内为“金筐宝钿真珠装”。它由圆首矩形銙四、圆形带銙八、圆形偏心孔环一、忍冬形蹀躞带饰和玉带扣各一所组成(缺一件铊尾)。玉表框在唐代文献中称为“玉梁”,该玉带玉质温润莹秀,制作考究,“金筐宝钿真珠装”豪华富丽,工艺精湛。
玉梁金筐真珠蹀躞带
蹀躞带的皮带很长,使用时带尾需要绕到背后,铊尾可以防止皮带滑脱。正规的系法为:
1、首先蹀躞带的小条应该是围在腰部侧后的。
2、正面扣好,带扣置于腹部右侧一掌宽的位置
3、带尾拉到背后
4、扭一下,向上塞进皮带
5、松手,铊尾自动下垂,完成,主带的铊尾正好朝外
因为蹀躞带最初的用途在于受环,环是悬物,物都是悬在背后,所以有带銙的一节在后面。
同时出土的唐代玉带銙
白玉伎乐纹带銙
该带銙由方銙4枚、半椭圆形銙10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共计16件组成。玉质洁白细腻,上带酥光。每一块玉带板正面以浅浮雕加饰阴线纹琢刻成奏乐胡人形象。带板的背面光素,有结缀用的穿孔。就目前出土的唐代玉带銙而言,完整的传世的唐代带銙极少,尤其是伎乐人纹玉带銙,故白玉伎乐纹带銙被誉为“具有极高的实用和艺术价值”。
狮纹白玉带銙
狮纹白玉带由狮纹方銙、狮纹圆首矩形銙(扣柄)、狮纹圆首矩形铊尾、玉带扣,总计16件组成。此副玉带狮纹的设计别具匠心,在15块带板上碾琢了俯卧、行走姿态各异的狮子15只,其中有12枚方銙的狮纹造型相同,方向相反,应为6对。纹样的雕琢方法为:先用较宽的砣具砣出狮纹轮廓,再沿銙边沿向内斜刻,将狮纹轮廓以外的空间剔地,使狮纹凸出,然后再用较窄的砣具刻画眼睛、鬃毛等细部,这种在平面上斜刻剔地,使所表现的形象隐起的技法为唐代玉雕所独有。
狮子产自非洲和西亚,这条狮纹白玉带的出现也是唐朝中外交流频繁的见证。
白玛瑙带跨
这副带銙由半圆形銙9枚、方形銙4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共计15件套组成。该带銙由白玛瑙琢制,内有一条条透明和白色的条纹交错相间。表面光洁,没有纹饰。这是考古发现中唯一一例用白玛瑙制作的带具。但这些带跨背面都没有钻孔,不能悬挂蹀躞带,因此推测有可能是一件半成品。何家村出土的文物中有部分的半成品,这条玉带应该是其中的一件。
白玉有孔带銙
该带銙由方銙4枚、半椭圆形銙9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总计16件套组成。白玉质,微透明,光素无纹。方形和半椭圆形带銙上都有一个长2.2厘米、宽0.7厘米的长方形古眼。古眼即带銙下部的穿,与九环躁躞带上的环功能相同,是用来系挂物品的。从考古发现看,这种带銙的流行时间是从初唐到辽代前期。
白玉纯方带銙
该带銙由方銙13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共计15件套组成。白玉质,半透明,光素无纹,抛光细腻。
斑玉带銙
该带銙由方形銙4枚、半椭圆形銙9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共计16件套组成。青玉质内有云雾状墨斑,光素无纹,抛光细腻。
骨咄玉带銙
该带銙由方形銙4枚、半椭圆形銙9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带扣1枚,共计16件套组成。玉质青绿,杂有黑色和淡黄色斑点。由盛放带銙的银盒上墨书“骨咄玉一具”记载得知,此玉名为“骨咄玉”。骨咄玉在唐代玉器中十分罕见。
更白玉带銙
该带銙由方銙4枚、半椭圆形銙9枚、圆首矩形銙1枚、圆首矩形铊尾1枚,共计15件套组成。纯白玉质,半透明,润泽洁白,如冰似雪,平素无纹。
古代玉带銙
带銙,古代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用金,银,犀,铜、玉等制成,以玉带銙最受古人珍视。玉带銙,就是以玉为原材料制作的腰带装饰品,又称玉带板、带胯。相应的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或玉带。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蹀躞带。
蹀躞带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的装饰,通过带子把常用生活物品都系在腰间。为适应马上需要,革带之上有金玉杂宝等装饰,这些装饰是北方民族所喜爱的服饰品。而“蹀躞”一词,本来是小步行走的意思。后来指腰带上的饰物,系在有孔的带板上,用来佩带各种物件。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当时胡人的腰带就很有特色的,在腰带上附加了许多小环,可将小物件随身携带。当时的腰带使用带钩加以束缚,带钩以铜或镶金制成,腰带又以皮革制成,带钩上挂如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石之类。
《梦溪笔谈》对此作了详细的叙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带,胡服也……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愉悦、算囊、刀砺之类。”
蹀躞带自魏晋时传入中原,北周时就已形成用环数的多少来表示主人的地位尊卑,以镶嵌物的质地和多少来显示其身份。到唐代, 曾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以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
蹀躞带在北周墓、隋墓都曾出土。2013年在扬州的隋炀帝杨广与萧后的合葬墓发现了一套蹀躞金玉带,这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等级的实物。
十三环蹀躞带
唐代玉带銙
唐代开创按官级高低佩带带胯的规制,规定皇帝、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用玉銙,五品以上用金銙,六、七品用银銙。由此可见,玉带饰应为皇帝、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的配置,也成为唐代官服专用的物件。而同样是玉带銙,也有颜色和佩戴数量的区别,紫色位阶最高,数量13块到7块,尊卑有变化。
唐代玉带銙制度的建立完全符合并突出显示了封建帝王制度下的等级与权力观念。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官仪中都有沿用。
唐代的玉带銙,完整传世的极其罕见。1970年何家村窖藏一次性出土了10副玉带,是唐代玉带銙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是研究唐代玉带銙的重要材料,因此尤为珍贵。
目前出土的唐代玉带板有七銙、十五銙、十六銙等多种,表明唐代虽然有了使用玉带板的定制,但使用的数量及佩法与文献记载有很大出入,这反映了唐带板初始时期的情形,直到明代才有了固定的规制。
唐代革带上的带銙质地有玉、犀、金、银、鍮石、铜、铁等多种,质地的不同代表不同的等级。据史料记载,虽然三品以上的官员金玉带皆可服,但唐人更重视玉带。在唐人看来,玉比金银更珍贵。因此,玉带便成为唐人服带的最高等级,成为荣誉和风流的标志。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闲向殿前骑御马,挥鞭横过小红楼”。
甚至公主也以束玉带为荣,《新唐书.五行志》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现在所见传世的唐带板一般多使用和田玉作材料,青白玉居多,也有玛瑙材料的。造型有方形绔、半圆形銙。由若干方形銙或半圆形銙、圆首矩形铊尾组成完整的一副。
唐代玉带板纹样,从出土和传世的来看,题材最常见的一类是人物纹,在唐代玉带中最流行的人物大都是胡人形象,有的演奏乐器,有的表演胡舞,有的手捧宝物做献宝状,有的手持角杯、长杯作饮酒状。比较完整的胡纹玉带就是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的这条伎乐纹白玉带。
其实由于蹀躞带这种形制的腰带非常实用。在唐代,女子流行着男装,所以可以看到那时的女子也在腰间佩戴蹀躞带。在电影《刺客聂隐娘》中舒淇饰演的女主角聂隐娘除了身着英武帅气的黑色长袍,腰间佩戴着一条具有时尚感的腰带,就是唐代的“蹀躞七事”的写照。
而在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玉带的功能性逐渐消失,纯粹成为女子服裳的一个配饰。直到现在女性服装中仍可见到这种配饰的影子和流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