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202413904.gif

玉人头.jpg

— 玉人头 —

∣新石器龙山文化晚期(约公元前2300年-前1800年)∣

2012年出土于陕西榆林神木县石峁村石峁[mǎo]遗址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玉人头是龙山文化晚期的装饰品。高约4.5cm,宽约4厘米,厚0.4cm。玉白色,具有蜡质光泽,玉雕侧面人头像鼻梁隆起,鹰钩鼻,圆脸,腮帮鼓起,口微张,阴线琢出杏核形眼,目光平视,五官比例准确。上有椭圆形发髻,脑后有突出的耳朵,面颊上钻出一大圆洞,头下雕出一短细颈。据推测玉人头可能与氏族、祖先崇拜及宗教巫术有着某种联系。

玉人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唯一一个以人为雕刻对象的玉器,属国家一级文物。

从其工艺可以看出当时玉器加工已经采用了开片钻孔和抛光技术。峁玉器较薄的器物都采用单面钻孔,如玉璋、玉刀、玉铲等。这件玉人头像也是单面钻孔,呈漏斗状,起钻一面平整光滑,待大部分钻透后,剩下的边缘较薄部分则敲击取下,出钻一面不是很规整,这种情况在石峁出土的玉璋上也能看到。圆孔上半部分棱角锐利,下半部分似是经过打磨,较为光滑,头下的短颈可能是作为榫头插在别的器物上,圆孔用于捆绑固定。

玉刀.jpg

(玉刀,榆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石峁玉铲.jpg

(玉铲,榆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期玉璧.jpg

(玉璧,延安市庐山峁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陕西龙山文化玉器中,玉人头像目前仅发现这一件。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遗址出土玉人一件,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玉人六件,但都是全身形象。和这件玉人头像造型最接近的是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出土的十余件玉人头像。可能是原始先民们用于宗教活动、祭祀仪式或是沟通天地的巫师形象。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龙山文化距今约4900—4000年(公元前2900-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这个时期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分布日照、济南)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龙山文化包括典型的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山西陶寺类型文化。陕西省境内的龙山文化分布广泛,其中以渭河流域最为密集。

这时男子逐步取代了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支配地位,人类由母系氏族时期逐渐进入了父系氏族繁荣阶段。这时制陶、农耕、畜牧业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私有财产开始出现,人类迈向了文明社会的门槛。龙山文化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这个时期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人们已有骨卜的习惯。且可能已经出现了铜器。历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渊源,都与龙山文化有联系。

中国的玉文化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代玉器作为物质文化,被广泛地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和装饰等领域,并以质坚、性温、美观大方等特性而久享盛名。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以它“温润而泽”、“廉而不刿”被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

考古资料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玉器,是世界上公认玉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玉器工艺脱胎于石器制作,而在石器衰落消亡后,玉器却在不断的发展而且越做越精美。

龙山文化时期的制玉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从出土的龙山文化玉器来看,其种类丰富,且大多琢磨精致、造型优美、晶莹圆润,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玉器造型以几何形和人物动物形为主。玉材多就地取材,包含角闪石、大理岩、绿松石等,符合“美石”即广义上“玉”的含义。这些玉制品多为祭祀时使用的礼器,极少作为实用的生产工具使用。

玉璇玑,神木石峁遗址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石峁(mǎo)遗址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距今约4000年左右。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据专家研究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存在争议)。1970年代,考古人员在石峁征集到120多件玉器,其中不少被陕博收藏着。石峁玉器世界闻名,目前流失在世界各地的石峁玉器还有4000件左右。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中尤其以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玉人头像价值最高,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唯一一个以人为雕刻对象的玉器。

(石峁遗址)

00104111225205.jpg

1 (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