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202413904.gif


多友鼎.jpg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多友鼎

∣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叶-前771年)的文物 ∣

∣ 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 ∣

∣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我叫多友鼎,是在1980年11月12日由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的几个村民在村头河道旁深约4米的细沙堆中发现的。我出生在西周厉王时期(西周晚期),我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多友是我的主人,所以人们就叫我多友鼎。我的新家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身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体重35千克。我上身呈半球形体,腹较深,圆底,有三个蹄足。我不爱打扮,所以我身上的装饰花纹简单,仅在我的腹上部装饰两道凸弦纹。腹内底出土时附有厚达0.2厘米的墨灰。虽然我长相普通,表面光素无纹,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我体型健壮,形制俊伟,是西周晚期圆鼎铸造的代表作哦。

最为重要的是,我被专家们确定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18件国宝之一,皆是因为我腹有诗书,我出生时主人在腹内铸铭文二十二行,共二百七十八字,是1949年以来出土的西周铜鼎中铭文最长的,通过这些文字,我会给你们讲述西周历王时期主人参与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历史,请看

周朝末年的周厉王时期某年十月,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猃狁( xian yun)向周发起了攻击,危及京畿腹地,,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个月,先后在采阝、龚、世、杨冢等地战斗,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掉敌军356人,俘获28人,缴获战车127辆,夺回了被掳去的人民,将猃狁逐出了国境。武公将多友的战绩报告给了厉王,厉王给予以多友重赏,赐给多友青铜一百多钧。为了感谢周王,也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多发将赏赐的青铜铸为鼎并铸铭文记录了这件事情。

不要小瞧我

我可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别看只有278个字,我可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之所以说我价值很高,是因为我腹内的铭文是重要的上古文献。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许多都记载着周人反击猃狁的事件。猃狁是西周时期北方地区重要的民族之一,与西周王朝经常发生战争。当时的猃狁是西北主要的边患,时常侵扰周国人们,劫掠财物、人口,严重威胁着周王朝的统治。在铭文中涉及到猃狁的铜器中,我是最为重要的一件。因为我身上铭文对战争的原因、时间、地点、过程以及结果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资料是现代人们研究西周晚期的历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古文字研究、地理研究的珍贵资料,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篇长达278字的纪实性铭文不仅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作战方式是以车战为主,同时从缴获猃狁127辆战车的记录可知,当时的猃狁比传统的说法要先进得多。因此,这篇铭文同时也是研究中国民族史的物证,蕴含着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我家主人多友是何许人?


其实人们发现我时,我也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只能让考古学家们帮我发现自己的身世了。

考古专家通过对铭文的破译,发现该我铸造于西周晚期。铭文中一共8次提到了“多友”,于是就给我起了一个名字叫“多友鼎”。史料记载郑桓公名友,或称多父,或称桓友,是周厉王少子、周宣王的异母弟。对他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虽然西周时期对人们铸造青铜器的条件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就当时而言,铜是极其珍贵的,铸造较大的一件铜器是寻常百姓难以负担的,而且按照西周的规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等级才能得到丰厚的赏赐,从鼎的铭文中可以得知,如果不是宣王的弟弟,没有爵位和官衔的普通人是不可能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和厚重的赏赐的,因此推测,铸造我的人可能是郑桓公。

铭文中没有直接说明鼎的铸造年代,因此只能根据其铭文中所提人物和鼎的形制特点加以考证。我身上铭文中最为引人注意的一个人物就是武公,武公是厉王时期一个很牛的将领,所以专家根据该线索经考证最后确定我是在周厉王时期出生的产物。

多友鼎拓本.jpg

278字的铭文可是一副书法作品呀

是不是很希望看看究竟写的是什么?

那继续,

考验你古文学水平的时刻到了


铭文结构凝练,字迹秀丽,还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铭文全文如下:

唯十月,用严狁放兴,广伐京(追去掉辶)告追于王。命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追去掉辶),武公命多友率(率加辶)公车羞追于京(追去掉辶),癸末,戎伐笱衣(以)孚(俘)。多友西追,甲申之晨,(干加尃)于厀(漆),多友右折首、执讯廿又三人,孚戎车百乘一十又七乘,衣复笋人孚。或(干加尃)于共,折首卅又六人,执讯二人,孚车十乘。从至,追(干加尃)于世,多友或右折首、执讯。乃口追至于杨冢。公车折首百又十又五人,执讯三人,唯孚车补克以,有焚,唯马驱口复口京(追去掉辶)之孚。多友乃献孚、(上或下爪)、讯于公。武父乃献于王,乃曰武公曰:“女既静京(追去掉辶),釐女易女土田。”丁酉,武公在献宫,乃命向父佋多友,乃徙于献宫,公亲曰多友曰:“余肇事女,休不逆,又成事,多禽,女静京(追去掉辶)。易女圭瓒一、汤钟一口、(繑换成釒字旁)鍪百匀。”多友敢对扬公休,用乍尊鼎,用倗用(上友下甘),其子子孙孙永寳用。

关于鼎

鼎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常见的器皿,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以三足最早最多。成语“鼎鼎大名”“三足鼎立”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它的造型特征。

青铜器发展到西周中晚期,形制逐渐趋向定制,尤其在进入晚期以后,各类铜器都进入了整齐划一的时代。该时期的青铜鼎主要只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克鼎类,主要特征是盆形体,腹宽大而呈扁体形,蹄足上部一般有兽面装饰,装饰纹样一般为环带纹和窃曲纹,散伯车父鼎属于此类;另一种为毛公鼎形,主要以半球形体、蹄足为特征,装饰纹样简单,一般仅以弦纹、重环纹或窃曲纹装饰,多友鼎就属于这一类。

鼎最初本为炊具,用途相似于锅,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礼乐制度的强化,成为重要而神秘的礼器。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曾派遣使者询问周王朝九鼎的轻重,此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在丧葬制度中,用鼎的数量也有严格的规定。《周礼》记载“天子九鼎八簋( gui),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簋是盛放熟食的器皿,用途相当于现在的大碗,鼎和簋奇偶相配表示等级。

00104111225205.jpg

1 (1).gif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