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202413904.gif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jpg


壶体为白银质地,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简状小口,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粱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这种巧妙设计独具匠心,唐代工匠的设计艺术让我们现代人敬佩不已。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1.1.jpg

在壶体两侧各有1匹凸起的鎏金马,形体高大而健壮,长鬃覆颈,长尾舞动,颈上系结着飘于颈后的彩带流苏。2匹马的姿态十分奇特,口中衔着1只酒杯,后腿曲坐,前腿站立,全身呈蹲踞姿态。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2.jpg

古代器物图画中马的形象源远流长,如秦代兵马俑中的陶马,东汉时期的铜奔马,以及唐代三彩三花马等,或作奔跑之姿态,或昂首站立。这件鎏金银壶上的骏马,却是恭敬蹲坐的姿态,而且口衔酒杯,很是独特,这是为何?

原来银壶上的马为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这幅舞马图案是唐玄宗舞马祝寿的真实写照。

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鎏金的马体由于是锤凸成像,形象凸起于银白的壶体表面,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显得十分华美。

银壶通休经抛光处理,舞马及壶盖、弓形提梁处均鎏金,灿灿金色与灼灼银光交相辉映,色调分外和谐富丽,灿烂夺目。此壶工艺非常独特,造型、纹饰别具匠心,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为一件国宝级文物,首批被禁止出国(境)展出的文物。 

皮囊形壶是契丹族墓葬或窖藏中常见的器物,在唐京城长安则非常少见,显然是金银匠为适应皇家贵族的外出游猎活动,巧妙地借鉴契丹族皮囊制作而成的,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北方契丹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物证。

舞马的荣哀史就是一个王朝的兴衰史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最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舞马,这里面蕴含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唐代的马不仅广泛的应用于战争、交通、运输、驿传,还大量用于宫廷贵族的社交和娱乐活动中,其中最吸引人的恐怕是唐玄宗时期的舞马了。

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观看并亲自训练。用来表演各种舞蹈节目。据说这种演出往往规模很大,一次一百匹马共同表演,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热烈。

唐玄宗在位后期越发的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八月五日,定此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改为"天长节")时,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下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表演助兴。此时的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乐曲节拍中,翩翩起舞。有时还安设三层板床,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马伴奏。当气氛达到最高潮时或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为他祝贺生日。唐朝文人曾写下许多有关舞马的诗词,时任宰相的张说,身为高官,应是多次目睹舞马场景的,所以他的诗词最具真实性,其在《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这样描绘: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
试听紫骝歌乐府,何如騄骥舞华冈。
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
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
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
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
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
莫言阙下桃花舞,别有河中兰叶开。

其《舞马词六首》中也写到:

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
眄鼓凝骄躞蹀,听歌弄影徘徊。
天鹿遥征卫叔,日龙上借羲和。
将共两骖争舞,来随八骏齐歌。
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

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
帝皂龙驹沛艾,星兰骥子权奇。
腾倚骧洋应节,繁骄接迹不移。
二圣先天合德,群灵率土可封。
击石骖驔紫燕,摐金顾步苍龙。
圣君出震应箓,神马浮河图。
足踏天庭鼓舞,心将帝乐踌蹰。

银壶上的舞马形象正与诗文描绘相符,是对其真实的描述。银壶上的舞马衔杯造型正是当时祝寿情景的真实再现。

出尽风头的舞马最终下场却很可怜。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向西仓皇逃跑,宫廷舞马也散落民间,安禄山曾经看到过舞马表演,深感喜爱,于是将几匹舞马带到范阳。安禄山败亡后,舞马又为其部将田承嗣得。有一天军中有宴乐,舞马应节跳跃起舞,田承嗣不知道这是宫廷的舞马,以为是妖马,便用扫帚打它们。舞马却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的舞蹈没有遵循节拍而受惩罚,于是“抑扬顿挫,犹存故态”。于是最后的几匹舞马在马厩里昂首扬尾,奋力舞蹈,而受到的鞭挞也更加激烈,最后全部被用鞭子活活抽死了

此后,舞马就鲜为人知了,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在历史的变革中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永远定格在这件银壶之上。

“舞马”技艺失传后,仅以文字形式流传于世。而此壶被发现后,成为少有的能证明唐玄宗生日宴会上舞马衔杯祝寿的实物资料。

史书记载说,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回到长安,夜里登上勤政楼,楼下再无骏马舞蹈祝寿、宫女云集,齐奏《破阵乐》和《太平乐》的恢弘胜景。玄宗凭栏南望,只有烟云满目。他亲吹玉笛,劫后余生的梨园弟子唱起了《凉州词》,曲罢相睹,泪零如雨。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唐王朝走向不归之路。而舞马的荣哀,伴随着唐王朝的盛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唐代社会发展的缩影。这件银壶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盛唐宫廷庆祝活动的特写,成为大唐王朝兴衰的最好见证。

00104111225205.jpg

1 (1).gif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