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12182942691.jpg

渭南,被称为“陕西的东大门”,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了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的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厚重的山,灵秀的水,使得这里孕育出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可谓是人杰地灵。蒲城清代考院、白水仓颉庙、韩城司马迁祠……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得渭南成为了当下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


在清代考院,窥视科举考试

80619141812405.jpg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问老师济世自己的才学如何,济世说只及秀才,康熙帝不服,决定匿名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高中三甲。剧中康熙所参加的考试称为殿试,通过之后便是进士。殿试之前还要通过三轮考试,首先是院试,通过后为秀才;其次是乡试,通过后为举人;接着是会试,通过后为贡士,这便是明清科举考试四个大的级别。其实在院试之前,还有县试和府试,与院试一同称为童生试,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


80619141944408.jpg

蒲城清代考院就是当时童生考试的地方,位于蒲城县东槐院巷,这里也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童生考试建筑群。考院的大门厅有两扇朱漆大门,坐在两个雕刻成鼓形的门墩石上,高大而又肃穆。院内的木刻、石刻、砖雕技艺精湛、栩栩如生。进入二门,迎面是一道可启闭的木雕屏门,一般用于上级来人巡视使用。由屏门两边进入便是一个狭长的庭院,两边有考试专用的“号舍”各十二间,置身其中,这种独特的体验定是异常珍贵的。


               

科举考试在清代虽有弊端,影响力却依旧不减,蒲松龄的《促织》中有一句话,“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说的就是童生试,反映了当时人们期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普遍心理以及科举制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

           


仓颉庙前,辨识方块字的雏形

80619142040411.jpg

研学旅行,就是要实地感知当地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汉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汉字,又称方块字,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亦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工具,了解汉字便是了解中华文化的第一步。


说到汉字,便不得不提到仓颉。传说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当时的社会发展迅速,部落之间的交际需求不断提升,造字事宜便交到了仓颉手中。早在战国时代,仓颉造字的传说便已流行,《吕氏春秋》记载到“仓颉作书,后稷作稼”,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80619142133417.jpg

仓颉庙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史官乡,是迄今为止仅存的为纪念汉字而建造的庙宇。踏上仓颉庙前的青石台阶,便开始了与字祖仓颉的对话。无论是古色古香

的建筑,栩栩如生的砖雕、木雕,还是历代文人骚客留于屋宇的楹联、题匾,相信都能让人收获良多。仓颉庙的历史除了有题文为证,还有古柏作实,庙内有古柏48棵,树龄均千年以上。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要一览仓颉所造之字的面目,这就需要好好观摩《仓圣鸟迹书碑》了,上刻28字,为当年仓颉所造象形文字之本形,若图若画,实难辨认。若是能辨识出这当年的文字,摸清它演变的历程,定是一辈子也忘不掉了。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