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狂放不羁,洒脱自由,备受年轻人追捧。张楚、郑钧、许巍等歌手,还有近年来在摇滚乐坛享有名声的黑撒乐队、王建房、马飞与乐队等都广为年轻人熟知。
你知道吗?这种现代的音乐形式也与渭南有着深厚的联系,因为最古老的摇滚乐——华阴老腔,就源于这片土地。它在此生根发芽,成为中国摇滚乐的灵感之源。
2016年央视春晚上,著名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合作完成了《华阴老腔一声喊》,她将华阴老腔与现代音乐结合,赋予这项非遗艺术鲜活的生命,让老腔震撼世人。
老腔,与秦腔不同,它源于陕西东府,乐器上多使用月琴、快板、条凳等。老腔的曲调类似于渭水船工的号子,高亢豪迈、澎湃激昂,所采用的表现形式一般是一人唱众人合。它是曲艺,是说唱艺术,也是皮影的配角。在一个古朴的戏台子上,老艺人拿着条凳,怀抱月琴,跟随着那冗长的二胡声,一声刺破天际的嘶吼就从台上传来,一股强硬的力量瞬间穿过古老的渭水,穿过历史的悠悠长河,从你的胸腔喷涌而出,身体顿时抖了一个机灵。这种感染与冲击,时时能震得我们泪流满面,唤起人们心中的乡土情结。
在渭南,被称之为鼻祖的古老艺术除了老腔,还有另外一种艺术形式——皮影。华州皮影是中国最早的皮影,被誉为“世界皮影之祖”“中华戏曲之父”。
老腔是艺人在台前的喊唱,皮影则是艺人在幕后的表演。皮影是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皮质优,雕工精细。一个剧团一般只有5个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板胡、月琴、碗等20多件乐器,剧团里的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唱腔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演唱功底者不能为。昏黄的灯光下,艺人们只用一张嘴和一双手便演绎了这片土地的悲欢离合,叙述了一桩桩的前尘往事。
渭南的小戏中,同是傀儡戏与唱腔结合的还有合阳的提线木偶。它起于汉而兴于唐,木偶的动作全部是靠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空木偶完成的,在艺人手下,木偶鲜活地演绎着它们的一颦一笑,悲欢离合。而与之搭配的则是悠美的唱腔——线腔,线腔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悲怆苍凉而不失激情,委婉细腻而不失刚烈,颇具秦人秦地的风采和特点,因此深受乡民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