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壮英雄胆,喝一碗摔碗酒,摔的是豪气,摔的是洒脱,在抖音等视频的传播推动下,摔碗酒在全国风靡了起来,但鲜有人知,流行于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起源于巴山腹地的岚皋县。岚皋因地处秦、楚、渝、川交界带,美食兼具南北并蓄的特点,然而,土著巴人美食的特色,是岚皋美食的﹃筋骨﹄。巴山之山珍、巴水之清甜、巴人之技艺,使巴人美食香溢岚河、香飘天下,独特的巴人美食岚皋味道,代代相传了下来。

喝一碗摔碗酒,品一份豪迈义气

在《山海经》中早就有对岚皋这一带巴人、巴文化的记载,经近现代考证,岚皋的确是古代巴人生活繁衍的重要区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习俗是岚皋的一大特色,特别是重大喜庆之日,巴人欢聚一堂,划拳喊酒令、唱歌劝饮酒、小戏来助兴,这是巴人最热闹的娱乐方式。  

具体是什么时候有了摔碗酒,听老辈人唱花鼓词,“摔碗一上手、山都抖三抖,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摔碗整一地、桃园三结义”,探得一二。巴人为人豪气,待客实在,摔碗也颇有讲究,摔碗一响,人们便会跟着喊一句岁岁(碎碎)平安,双手端碗表示尊敬、一饮而尽表示诚意、碗口向下举过头顶,表示毫无保留,“啪”摔在地上,表示这个朋友一生一世,绝不反悔。喝摔碗酒,摔出的是一份豪迈、是一份热情、更摔出了一份友谊的天长地久。

巴人尊重自然,崇尚生态,喝酒用泥巴碗接地气,碗摔碎了不浪费,碗渣收集起来,用于建筑回填、栽花垫盆、捣碎和泥搭灶,过个几年便就成了土。

绝妙风味的吊罐肉

八仙桌、吊罐肉、包谷酒、泥巴碗是巴人招待贵客的标准配置。用吊罐烹制的各种肉类,岚皋人将其统称为吊罐肉,以示其他炊具烹制肉食之间的区别。如此苛刻,是因为吊罐肉有着其他炊具烹制的肉食难以企及的绝妙风味。


这种绝妙的风味不仅仅在于食材的选择上。岚皋人烹制吊罐肉只会选择本地生产的牛羊肉、“跑山猪”和林下土鸡,丝毫不会掺假。火候的拿捏也决定着吊罐肉的风味和口感,烹制吊罐肉时,通常会用索搭勾将吊罐悬置于半空中。降,可以猛火炖煮;升,可以文火慢煨。无论是升或降,吊罐的圆腹底都能使受热面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腊猪蹄的醇香和干豇豆的鲜美,这也是岚皋先民把鼎罐改称为吊罐的原因之一。暮色四合时,在小村落中围着篝火,吃吊罐肉,喝摔碗酒,看巴人舞蹈,那时节,你会恍惚回到古时,住干栏式房屋,傍水而居,战时出征,闲时务农,听风穿山林,看云卷云舒,惬意十分。 


写留言